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70%以上!浙江杭州市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來了
發表時間: 2023-02-14 10:49:09 內容分類 地方政策 瀏覽次數:30
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70%以上!浙江杭州市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來了
來源:砂石骨料網整理
時間:2023-02-09
日前,杭州市印發《杭州市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明確以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為主線,引導礦業逐步向建德、富陽等西部地區集聚,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70%以上。規劃期內,控制普通建筑石料礦山數量35個,落實普通建筑石料集中開采區3個,力爭建成5家智能化綠色礦山。
2月7日,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杭州市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以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為主線,引導礦業逐步向建德、富陽等西部地區集聚,按照“開大關小”原則,進一步壓縮全市小型礦山,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70%以上。規劃期內,控制普通建筑石料礦山數量35個,落實普通建筑石料集中開采區3個,劃定2個市級普通建筑石料集中開采區作為資源儲備基地,力爭建成5家智能化綠色礦山。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內在現有礦山基礎上進一步壓減數量,對杭州市三種主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實行礦種差別化管理。統籌礦產資源與土地資源綜合開發,積極實施礦地利用項目。明確到2035年,杭州市礦業布局結構更加合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更加集聚,礦業發展與生態文明更加融合。數字化改革更富成效,礦產資源全生命周期綠色管控更加有效,智能化礦山建設領跑全省,礦產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推進礦業轉型升級
“十四五”期間以建德市和富陽區為重點,其他區域以保障民生用礦為主,初步形成礦業逐步向西集聚、產業鏈齊全的新發展格局。嚴格落實新建露天礦山項目相關政策要求。優化新立采礦權的礦山最小資源儲量規模和最低開采規模準入標準,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生態環境治理項目類采礦權,可不受最小儲量和最低開采規模限制。

《規劃》要求,露天礦山開采必須嚴格執行自上而下臺階式開采,邊坡必須規則、流暢、無地質災害隱患;采礦場應使用先進的爆破技術和設備,采用收塵裝置或濕式鑿巖,機械式采掘工作面必須采取噴淋抑塵措施;工業場地主要加工設備和產品堆場應采取封閉式工廠化布置。礦山應采取完善的降塵措施,確保礦山粉塵防治達標率100%;生產廢水循環利用率100%,礦區地表匯水達標排放。
普通建筑石料礦山原則上不得有固體廢棄物存在,開采過程中所有非礦巖土應當有明確的綜合利用方案,表土應單獨剝離并設置臨時排土場堆放以作礦山生態復綠之需。石灰巖礦山的圍巖等非礦巖石以及飾面用石材的廢石應作普通建筑石料綜合利用。
推廣應用先進采選設備和技術工藝,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研發高效生態的選礦技術,提高低品位、難選冶礦石的選礦回收率,強化對共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實現有用組分梯級回收。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原則,全面推進無尾礦山、無廢礦山建設,鼓勵開展尾礦再選,新增尾礦、廢石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95%。
鼓勵生產高品質石料系列化產品,禁止氧化鈣含量在45%以上的石灰巖用于普通建筑石料。以地熱資源為依托,推進溫泉旅游—溫泉文化產業鏈發展。
促進礦業綠色發展
《規劃》表明要著力推進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在國家綠色礦山建設行業規范的基礎上,以固體礦產資源開發基地為重點,重點圍繞數字化、智控化、無人化、可視化等四個方面,逐步推進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加強綠色礦山提質升級,推進杭州市礦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推進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洞山石灰石礦山省級智能化綠色礦山試點建設,探索研究建設規范,為制定省級智能化綠色礦山標準提供實踐經驗。
按照采礦權服務年限和開采規模,實行差別化管理,服務年限5年以上(含)的礦山,按照國家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積極推進提質建設?!笆奈濉逼陂g,建成富陽區省級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探索開展建德李家—大同、建德石馬頭、富陽淥渚3個鄉鎮礦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試點,研究提出建設內容、途徑、評估方法等,助推全產業鏈打造,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附加值。
全面落實“邊開采邊治理”要求。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健全礦山建設、生產、閉坑全生命周期、全礦區、全環節的生態保護與治理恢復機制。規劃期內新增礦山恢復治理面積應大于新增破壞礦山面積。
嚴格防治礦山粉塵無組織排放。全面強化礦產開發利用過程中爆破、破碎、篩分、運輸、裝卸、儲存等各個環節的粉塵防治,落實防塵、吸塵、抑塵措施,防治設備設施要與主體設備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確保除塵率、設備完好率和同步運轉率。
編輯:周若萱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